旗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旗帜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高管拒上社交网络

发布时间:2020-02-11 03:45:20 阅读: 来源:旗帜厂家

白领阶层习惯于在社交网站上找寻新的寄托。他们在开心网上种花种草,相互留言,关注好友最新买车买房的虚拟投资。

但企业高管对这种火爆的社交网络完全提不起兴趣——当他们路过员工的电脑时,不经意间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就会火冒三丈。

最新的消息是:全国300多家企业加入了“反庐舍(loser,失败者)联盟”,这个联盟将社交网络作为主要打击的对象。毫无疑问,高管在这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

针对社交网络,国内企业高管的“排斥”与国外企业高管的“漠视”如出一辙。事实上,根据美国一家博客网站近期针对在2009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前100位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统计,只有2位CEO有Twitter账户,81%的CEO没有Facebook的账户。

更为严重的是,据美国旧金山一家域名服务公司OpenDNS提供的数据,知名的MySpace、Facebook等社交网站已位居美国家庭、学校和企业封杀网站的前3名;而在中国版的屏蔽名单中,一年来受热捧的开心网则位居被封杀网站榜首。

庶民的狂欢

先偷菜后上班、先收菜后睡觉已经成为很多白领的常规动作。每天通过开心网关心好友信息,虚拟财富值成为同事们比拼的谈资,一天不上开心网就觉得缺了点什么。

这一症候群正在急速扩张,令人难以忽视。最新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开心网在2009年已拥有2000多万稳定的注册用户;浏览量每日7亿,远超搜狐和新浪。

不要小看这个社交网络中的小字辈,它已经成为眼下中国最热门的SNS网站之一。所谓SNS,可以采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的理论用以解释: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后来,面向社会型网络的互联网服务产生了。

不容否认,利用社交网络获得成功的案例唾手可得。事实上,只要花一点心思每一个群体都可以从社交网络上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费德勒可以通过Facebook与粉丝保持联系——他在这个社交网络上拥有200万粉丝,远高于他个人官网上的25万人。作为全世界商业收入最高的网球选手,互联网带来的极高人气令人咋舌。同样,社交网站给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以及日后的施政都带来了莫大的帮助。早在竞选之初,奥巴马团队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砸下广告费,试图向青年人劝募,这一招起到了化腐朽为传奇的效果,让名不见经传的奥巴马遥遥领先于遵循传统方式(如午餐会募款)的党内党外对手。

“社交网站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平台,使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进行交流。恰当地使用社交网站往往会产生强大的效果,无论是将其用作一种外部市场营销的工具,还是作为鼓励内部员工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博雅公关公司总监李伟乐(William Moss)接受CBN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认为:社交网站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效力,原因在于它不仅促进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双向沟通,同时也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往往可以带来最好的结果。

甚至有企业高管通过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站,深入了解员工对公司的牢骚以及公司客户出现的新动向,一些雇主通过社交媒体,与潜在的招聘对象保持联系——花费微小但可引发潮水般的回应。

喧嚣背后的静默

在受到追捧的同时,有关社交网络非议颇多——喜爱者和静默者都表现出了极端的情绪。

“不同行业对社会媒体的接受度是不同的。有两个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区别:企业文化和实用性。”李伟乐说。他认为,从企业文化考虑,技术行业、媒体以及消费品市场的一些领域,能很自然地利用这些社会媒体。

“实用性”则是另外一个概念。就特定行业来说,利用网络社交手段能实现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比如说,专业服务公司需要招募大批的名校毕业生,因此他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接触这些学生并与其中的精英建立联系。社交网站正是这样一个天然的平台。

一家跨国企业的市场部相关管理人尝试通过Facebook搜寻客户,她曾用这样的方式成功找到一家奶粉公司的全球营销总监。但是大多数时候,你在开心网上搜索李彦宏、牛根生,抑或是马云,通常会无功而返。

这让她对社交网络有了些心得:开心网吸引小白领;Facebook和Twitter则吸引国际人士,偶尔可寻到500强的管理层;相较而言,LinkedIn则更为细分,拥有更多企业高管的拥趸——但是通常出于寻找工作以及招聘的目的。

博客网站Uber所做的调查更为全面:100位《福布斯》排行榜中的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只有13名在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有个人页面。其中3位CEO有80多个联络人,且都来自技术公司,分别为戴尔公司的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技术产品分销商Ingram Micro公司的Gregory Spierkel,以及思科集团的约翰·钱伯斯。

而更进一步的信息是,这100位CEO中没有一个人有个人博客。

该网站的编辑Sharon Barclay说:这些顶级公司的CEO居然不使用他们的客户正在广泛使用的交流方式,这令人震惊。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不联系、不参与,也不感兴趣。

“可是,我为什么要上社交网络?”一家美资企业高管反问CBN记者称。他认为自己手中的“黑莓”足以解决一切与生意有关的问题。为了在生意上拥有更加顺畅的流程,他们有内部的BBS,并在全集团上下通邮,这种通邮网络植入中高层的手机,方便出差时处理公务。这一切已经令他的私人时间少得可怜。

“难道还需要更广阔的网络?那样会耗费我大量的精力,我无法想象假设在全球长途旅行之外,还要将自己放置在全球性的社交网络中,我该如何去管理我的账户。”他坦言。

当然,利用社交网络做营销则是另外一回事,虽然这位高管暂时不愿意考虑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做整体营销,但是仍会关注这一新领域,毕竟他们的消费者也在转变——他们可能不会在8点钟准时回家看电视广告,却可能在社交网络上露面。

“新生代正是在社交网站的伴随下长大的,这将成为他们的习惯。”该高管坦言。

注册公司

广州注册公司服务

深圳工商税务